咨询热线:021-59552783

低蛋白,低豆粕日粮在猪营养中的应用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豆粕价格高居不下,给饲料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饲料行业的效益明显下滑,为了有效降低饲料中豆粕的使用量,减少对大豆进口的依赖度,近年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批准发布了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标准,聚焦降低配合饲料中蛋白含量,倡导高效低蛋白日粮体系应用。

生猪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配方技术规范

 一、术语和定义
       1. 低蛋白日粮
       净能为基础,依据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氨基酸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饲用氨基酸及其类似物,优化蛋白源结构等方法,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减少蛋白原料用量和氮排泄的日粮。
       2. 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
       以低蛋白日粮技术为基础,依据各种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可利用养分营养价值数据,配制的原料种类多、养分互补性强、营养平衡度高的低豆粕日粮。
       3. 非常规饲料原料
       常指在配方中较少使用,或者对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了解较少的饲料原料。本文中特指除豆粕、玉米外的用于配制配合饲料的饲料原
二、非常规原料最高推荐用量
       1. 大麦
       在欧洲被广泛使用,抗营养因子含量低。综合国外研究,充分考虑我国大麦供应情况,推荐3~10kg,10~25kg,25~50kg和50k~出栏猪日粮大麦最高用量分别为25%,80%,80%和80%,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均为80%。
       2. 双低菜籽粕
       参考2010年美国猪营养指南和堪萨斯州立大学推荐用量,3~10kg仔猪日粮不推荐使用,推荐10~25kg的最高用量为10%,其他各阶段的均为15%。
       3. 棉籽粕
       堪萨斯州立大学推荐体重大于25磅的保育猪日粮和生长育肥猪日粮可使用10%的棉籽粕,棉籽粕中抗营养因子棉酚的含量较高,采食过量会引起消化道炎症。综合考虑我国企业中实际用量,3~10kg仔猪日粮不推荐使用,推荐10~25kg,25~50kg和50kg~出栏猪日粮棉籽粕最高用量为10%,妊娠母猪日粮棉籽粕最高推荐用量为15%,哺乳母猪10%。
三、豆粕的限量
       1. 生长肥育猪
       粕推荐使用限量主要依据了低蛋白日粮研究成果,国内60个主要的大中型饲料企业生长育肥猪各阶段日粮中豆粕使用量。3~10kg(≤15%);10~25kg(≤16%)体重,25~50kg(≤13%),50~75kg(≤10%),75~100kg(≤8%),100kg~出栏(≤5%)。
       2. 妊娠母猪
       对蛋白质需求低,根据目前企业的实际用量,妊娠母猪的豆粕推荐用量上限为8%。
       3. 哺乳母猪
       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通常需要16%~18%的粗蛋白质,根据企业实际使用量,哺乳母猪的豆粕推荐用量上限为16%。
四、典型配方
       1. 仔猪生长肥育猪推荐典型配方
       (1)3~10 kg仔猪
       肠道发育不完全,消化能力差,应饲喂高品质,易消化的饲料(膨化玉米、膨化大豆、乳清粉等),不建议使用过多非常规原料。
       (2)10~25kg猪
       肠道发育较上一阶段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因此,可减少膨化玉米用量、大豆粕和鱼粉用量,不使用膨化大豆。但10kg左右的仔猪肠道仍较脆弱,不建议使用过多非常规原料。综合考量后推荐使用小麦,皮大麦,花生仁粕和玉米蛋白粉丰富日粮的多元性并限制豆粕用量。
       (3)25~50kg猪
       道已发育完全,推荐使用小麦、高粱、木薯、皮大麦、米糠粕、菜籽粕、玉米蛋白粉和棉籽粕丰富日粮多元性并替代豆粕。但由于部分饲料原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应严格限制此类原料用量,使用多种原料组合替代豆粕并增强日粮多元性。
       (4)50kg~出栏生长育肥猪
       在满足其营养物质需要的前提下,可大量使用小麦、高粱、木薯、皮大麦、玉米 DDGS、米糠粕、菜籽粕和棉籽粕等饲料原料丰富日粮多元性并大幅度降低日粮豆粕含量。但由于部分原料中常含有抗营养因子,应避免某一种原料的大量使用,采用多种原料搭配的方式。

低蛋白日粮技术以及优质蛋白源在猪料中的应用

一、低蛋白日粮技术的理论基础
       1. 猪低蛋白质日粮的实践意义
       (1) 节约饲料资源
       我国是全世界蛋白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国家,将猪饲料中的CP降低3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至少相当于1000万吨豆粕的蛋白饲料。
       (2) 环保意义
       猪日粮CP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将氨的排出量减少10%,这意味着对于一个万头猪场,每年可少向环境中排放近10吨氨,这个量相当于150吨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
       (3) 改善猪的肠道健康
       2. 低蛋白质日粮的理论基础
       (1)氨基酸平衡概念
       饲料中氨基酸的比例,数量和种类/动物需要的氨基酸比例,数量和种类=1。
       (2)理想蛋白概念
       当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需要确定后,基于氨基酸平衡的理念,其它氨基酸的需要则也被确定(按与赖氨酸的比例关系)。
       (3)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概念
       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的比例,数量和种类/动物所需要的氨基酸的比例,数量和种类=1。
       (4)理想蛋白模型示例
       SID Val 与 SID Lys 比值的反应曲线:62-73之间确定理想蛋白模型。
       3. 对猪采食量的分析来确定精准氨基酸供需
       (1)精准的需求系统
       猪的阶段划分(品种,性别,日龄);
       猪的维持,生长,泌乳等需要。
       (2)精准的供给体系
       采食量的确定;
       原料成分的精确分析;
       可消化氨基酸和理想蛋白模型;
       净能体系。
二、使用低蛋白日粮的原因分析
       1. 低蛋白日粮的概念
       将日粮粗蛋白水平按动物营养需要的推荐标准降低2%左右,通过添加适宜的合成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用量来满足动物对氨基酸需求(即保持可消化氨基酸的平衡)的一种日粮。单胃动物(猪和禽)并没有对蛋白质的需要,而只有对氨基酸的需要。
       2. 使用低蛋白日粮的原因
       (1) 低蛋白日粮对于仔猪采食量具有更大偏好性;
       (2) 低蛋白日粮对胃PH的影响:低蛋白日粮=更高的酸化能力;
       (3) 低蛋白日粮对仔猪腹泻的影响:降低腹泻;
       (4) 未消化蛋白水平在有抗和无抗时对增重和FCR的影响;
       (5) 低蛋白日粮有利于环境保护。
       3. 使用低蛋白日粮技术时要考虑多种可消化氨基酸需求
       使用杂粕替代豆粕时尤其要关注所有可消化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同时还要关注适口性正负离子差,毒素和饲料外观等因素。
三、不同阶段猪采食量、粗蛋白和净能设置推荐
四、生长和泌乳猪日粮性能预测示例
       1. 能量体系:净能才是猪生长和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
       2. 合成赖氨酸添加量敏感度试验:添加4-5kg/t比较恰当,超过5kg/t效果下降。
       3. 猪生长速度参考:做配方需要了解猪的正常生长速度。
五、选用易消化的蛋白原料和添加剂,改善仔猪肠道健康
       1. 猪对主要蛋白原料偏好度排名
       优质鱼粉>豆粕>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小麦蛋白粉>土豆蛋白。
       2. 如何提高豆类原料的3小时消化率
       (1) 特殊处理工艺,减少抗营养因子;
       (2) 在胃中与胃液形成混合均匀的凝胶状不会产生分层而难以消化;
       (3) 破坏原料细胞壁结构暴露蛋白;
       (4) 小颗粒增加与消化液接触面积。
自配料VS商品料中的低蛋白、低豆粕日粮技术
一、猪饲料中替代豆粕的原料能否满足需求?
       (1)整合麦类资源,麦类资源整体蛋白水平偏高。
       (2)替代工作仍具相当大的挑战。利用好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提升效率, 通过加工工艺、酶制剂应用、理想氨基酸模型利用,将氨基酸营养充分满足。
       (3)经济性能,根据豆粕价格灵活选择。但目前国内豆粕使用体量巨大,替代仍有难度。我国是合成氨基酸大国,杂粕种类也比较多,在猪料配制上,需要改变观念,能用在禽料上的原料均可用在猪料中。
二、“双低”政策下,对猪日粮营养调整的看法?
       (1)应用低蛋白日粮时,依据经济性原则,设置蛋白水平,必须氨基酸种类,以及非必需氨基酸水平要统筹考量。
       (2)电解质平衡,减少豆粕使用后钾离子的添加。
       (3)可添加水溶性纤维增加食糜粘性。
       (4)能量源可考虑快消化淀粉与合成氨基酸的同步吸收匹配。
       (5)注意非必需氨基酸的缺乏以及可消化赖氨酸与净能的比值。
       (6)配方中的杂粕较多时,考虑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的营养。 
       实际生产中,调控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很难。但加工工艺对此有明显的影响,因为淀粉除了一级结构外,还具有多层结构(双螺旋、晶体结构、颗粒结构等),这些性状会比一级结构影响更大。
       平衡氨基酸的同时要注意考虑成本问题。减少豆粕使用时,引入其他豆科植物补充钾离子。利用好原料库,补充物尽量从原料中来,成本较低。
三、“两低”政策下,自用料和商品料有无差异?难度如何?
       1. 有差异。
       2. 自用料追求的是最佳性价比和经济效益,能够按照动物营养需求做低蛋白可消化氨基酸,低豆粕或者无豆粕日粮。蛋白水平一般比商品料低0.5-1%,效果非常理想。        
       3. 而商品料,多数用户是从感官和蛋白含量判定料的好坏,从价格高低决定是否购买;而能够替代豆粕的原料,像棉粕、菜粕、花生粕、葵花粕类都比豆粕颜色要暗一些,特别是棉、菜粕的壳儿会有一些黑点,我们东北,以浓缩料为主,浓缩料中60-70%的豆粕,如果替代量超过10%,养殖户就会认为,抽条了,掺假了。所以对于低蛋白、低豆粕日粮饲料的推行,浓缩料有一定难度。经过一季度豆粕的暴涨,豆粕性价比已经非常不合理,这也逼迫饲料企业的技术不得不进步,对于配合饲料已经做到了应用可消化氨基酸理论,豆粕减量。对于浓缩饲料,饲料企业需要多做一些实证数据、多做一些培训,让养殖户认识到它的效果,才会更容易推行。
       非常规原料配合使用,根据同类原则合并同类项调整上限值。
四、使用优质原料是否会区别对待自用料和商品料?是否有差异?
       有差异。作为企业会将两种技术进行区分。对自用料,养殖试验效果、成本直观可见。对商品料,受到客户选择的的干扰,尤其是外观、颜色等性状。同时使用自用料更替使用新技术时的客户接纳度更高。
五、马铃薯是否有适用价值?
       安全问题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马铃薯最大的问题在于龙葵素。去除安全问题,马铃薯作为淀粉原料是可以利用的。至于作为蛋白原料,国内外均有做马铃薯蛋白的,但已形成产业化。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06-10 19:30:25  【打印此页】  【关闭